微创外科的发展前景和展望——微创外科向单个分子水平推进的毫微技术(微米/纳米科学)
瑞典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纳米级的微机器人,高 0.067 cm,宽0.017~0.024cm,这种机器人有望成为新式显微手术工具和生物医学检测工具。南开大学研制的微机器人可以为细胞“打针”,使细胞在1分钟内完成基因转化。美国政府 2001年用于毫微技术研究的预算拨款达5亿美元,以实现“漂流在血液中的潜艇”的假想。当前,不少实验室正在进行着艰难的探索,旨在克服毫微技术研究中的两大障碍--操控和移动。专家预测,经过几年的努力,将制造出一批毫微机器人,他们能产生自体能量,具备原子尺度上的分子操作能力,携带可分离单个 DNA分子的毫微尺度器械,随血流周游人体,巡回医疗”,进行细胞修复、消除阻塞、攻击病毒、投以药物等诊疗项目。这一技术的迅速发展,必将为微创外科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持,将现有的人体器官水平上的操作推向细胞操作、基因操作和分子操作,从而使“微创”更加深化,乃至达到“无创”。
部分内容转载网络, 如有违规或侵权, 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医学科普,仅供参考(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