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呕血的诊断——临床资料之对出血量的估计

2022/06/22

626

  对出血量的估计,还应注意对血压、心率、神志改变、尿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观察。一般反复多次小量的慢性出血,仅可引起贫血症状,如头晕、头痛、耳鸣、乏力、心悸、食欲不振等。而短时间大量出血,可引起急性循环衰竭,一般病人都会有软弱、乏力、眩晕、眼花、苍白、手足厥冷、出冷汗、心悸不安、脉搏细数,甚至昏倒等急性循环衰竭症状。少数病人可出现躁动、谵妄等精神症状。如失血量达到总量的35%~45%,心输出量及血压则接近于0。一般来说,当一次出血在500毫升以内时,病人血压,心率无明显变化,坐位与卧位的血压、脉搏无明显差别,血红蛋白偏低,活动时有乏力、头晕;一次出血在500毫升以上,部分病人坐位时血压、心率有变化,平卧位时正常,病人有头晕、眼黑、心悸;一次出血在1000毫升左右时,出现轻度休克,心率达100次/分,血压下降,收缩压降至90毫米汞柱左右,这时平卧位血压也下降、心率增快,坐位时更加明显,尿少。血红蛋白在70~100g/L之间,病人可有一时性晕厥,口渴,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,出冷汗;一次出血在1500毫升左右,可出现中度出血性休克,心率达100~120次/分,收缩压为70~60毫米汞柱,静脉下陷,尿量很少,血红蛋白小于70克/升,病人表现为淡漠、严重口渴、面色苍白、末梢紫绀;一次出血在2000毫升以上可出现危险的重度出血性休克,心率可达120次/分以上,收缩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下,无尿、血红蛋白小于50克/升。病人表现为意识模糊甚至昏迷,皮肤呈花斑样,呼吸困难。所以说,当急性大出血血容量减少时,首先出现的临床表现是心率加快。心率加快是急性大出血时最敏感的指征。但也应注意原有冠心病、病窦的病人,心率可无明显变化,临床应注意鉴别。其次是血压下降,但原来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,注意不要将已经下降的血压误认为是血压正常。如果大出血的病人,卧位与坐位的血压相差超过10毫米汞柱、心率相差超过20次/分,此时提示出血量可能超过1000毫升。大出血时血红蛋白的动态监测也很重要。一次大量出血后约1小时,血红蛋白即开始下降,但血液被充分地稀释约需要24~48小时,所以需要连续测定血红蛋白含量,以估计出血量。一般来讲,每丢失300毫升血液,血红蛋白下降10克/升。此外,当肾功能正常时,尿素氮的测定有助于对出血量的估计。血液滞留在肠道,被消化吸收,血尿素氮会升高。


  (来源于张景祖)


部分内容转载网络, 如有违规或侵权, 请联系管理员删除

医学科普,仅供参考(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)